2025/8/26 9:44:41
当人工智能遇上北疆产业升级,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如何以人才为纽带,破解产业发展“智”撑难题?
8月25日,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指导,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第3期“蒙科聚”重点发布会,不仅找到破解产业智能升级的“新路径”,更勾勒出“以才聚智、以智兴产”的生动图景。
此次活动以“广纳英才·聚智兴蒙,聚焦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推动重点产业强基提质,构建‘五链’融合生态,助力自治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布会现场,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区内外的科技型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集中发布了“专利产业化AI供需对接系统”“特种机器人发展契机与中试训练平台构建”“高性能无人驾驶激光除草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工业巡检实战应用”“融铸量子新优势助力内蒙古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AI赋能的机器人关键技术多领域创新应用”“工业视觉及白光干涉仪技术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作物表型系统”等多项具有突破性、引领性、实用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期间,还同步发布2025年内蒙古人工智能领域高价值专利清单及企业技术需求目录,搭建起“成果-需求”精准对接桥梁。
在项目签约现场,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与内蒙古蒙科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约“量子星座项目”;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有限公司签约“基于人工智能的作物表型系统项目”;内蒙古云养牛科技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签约“乳试纸检验自动识别程序开发项目”;内蒙古晶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内蒙古蒙科产业技术创新有限公司签约“化工厂巡检四足机器人合作开发项目”。一系列签约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内蒙古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迈出关键一步,为构建“五链”融合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蒙科聚’不仅是技术对接平台,更是我们引才留才的‘窗口’。”内蒙古蒙科国盾量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战略顾问杨燕表示,我们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AI技术“落地生根”。后续我们还将通过“技术落地+人才扎根”的模式,为产业长期发展储备人才。
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持续依托“蒙科聚”创新总枢纽,以人工智能为产业“弯道超车”关键引擎,深化引才聚才机制,全方位构建“引进高端人才、培育本土人才、留住核心人才”的生态体系,让人才红利持续为内蒙古产业智能升级“添薪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