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2025-11-03
草创中心首创苜蓿种子田智能除草机器人出道
近日,自治区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苜蓿种子田智能除草机器人。该款机器人针对苜蓿苗期实施“激光+机械”除草,单点处理仅50毫秒,每秒处理40株杂草,每小时清除杂草量突破万株,清理率超98%,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当前,我国苜蓿种植…
-
2025-10-31
“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 “小”秸秆有“大”作用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在过去,无论是“一烧了之”还是弃之荒野,秸秆一度沦为环境的负担。秸秆弃则为害,用则为宝,如何实现变废为宝,寻求秸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成为一大难题。自2008年起,农业农村部陆续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关文件,逐步…
-
2025-10-31
如何让低空经济 “飞”到百姓身边?
当无人机穿越峡谷送药、在农田精准作业、为偏远居民提供即时配送……低空经济正用科技之力重新定义民生服务。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内蒙古乘势而上,期待成为拥抱低空经济的“新势力”。内蒙古低空经济有哪些布局?怎样“飞”到百姓身边、服务千家万户?记者就此采访了…
-
2025-10-30
蒙沪协同促创新 聚智兴蒙强发展
金秋送爽,大地披金,专家学者齐聚“暖城”,一场聚焦智能制造的创新盛会火热上演。10月29日,由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鄂尔多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东部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73期“蒙科…
-
2025-10-28
“蒙科聚”搭台引智 交大医疗科技为北疆民生健康注入“智慧暖流”…
当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令人心慌,如何让肠癌筛查如同“家庭医生”般提前预警、精准把关?家中老人手抖步态不稳,康复训练如何告别“凭经验摸索”,实现“量体裁衣”的智能指导?手术台上的“微创梦想”能否照进现实,使穿刺治疗像“精准导航”般减少痛苦、加速康复?....…
-
2025-10-27
科技筑巢 千头牦牛在高原“哞”幸福(人民网)
“小杜,你快看,牛舍温度稳在10℃,氨气浓度也正常!”清晨的青海省大通牦牛种牛场内,场长殷满财指着墙上的显示屏,兴奋地跟牧工杜师傅分享着数据。这份冬日里的省心,源于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昭辉教授团队手里的两项发明专利——…
-
2025-10-24
王伟中在呼和浩特市调研时强调 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定不移推…
10月1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伟中在呼和浩特市调研奶业振兴、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市。自治区党委副书…
-
2025-10-24
“蒙科聚”架桥 校企携手攻关 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
2025-10-22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锡林郭勒马奶产业实现高质量“走出去”…
在被誉为“中国马都”的锡林郭勒草原上,马奶产业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支柱。目前,锡林郭勒盟挤奶马匹数量约1.6万匹,年产鲜马奶超过5000吨,生产总值近亿元,以马奶为核心的多元化、工业化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着力发展壮大马奶特色…
-
2025-10-21
从守护健康的“防护盾”到增产增收的“金种子”,“蒙科聚”解锁科…
科技聚势赋能产业,创新驱动引领发展。10月20日,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指导,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67期“蒙科聚”专题发布会(粮油作物新品种及生物医药领域)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上,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
-
2025-10-21
向“新”而行 科技“突围”新赛道丨研发投入增了 创新动力强了
近日,自治区统计局、科技厅、财政厅联合发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内蒙古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49.6亿元,较上年增长9.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较上年提升1位。《公报》数据背后,是内蒙古创新主体活力的持续迸发。…
-
2025-10-20
内蒙古今年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9家
记者从自治区工信厅了解到,随着2025年度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完成公示,我区今年累计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9家。这些企业创新性强、研发投入高、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成长性较好、发展潜力大,为我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