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到通辽科技企业孵化器官方平台!
瞄准春耕 孕育“新”机——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绘就产业升级新图景

2025/4/28 9:46:22

四月春寒未尽,犁破润土春耕忙。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育种专家孙宾成、水肥一体化专家孙绳军、高产栽培专家张玉先走进扎兰屯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当地大豆种植户开展备春耕专题技术培训,下好农业生产“先手棋”,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

“这样的培训真是太有用了,原来选种、土壤都是大豆高产高效必备条件。”扎兰屯农户表示,专家们带来最新大豆种植技术,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科技创新是春耕备耕工作重要基础,也是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关键支撑。入春以来,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聚焦生产需求,组织专家团队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等全区大豆主产区,聚焦品种选择及处理、种植模式选择、水肥一体化、抗旱节水高产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已累计举办15场专题培训,培训农技骨干、种植大户等1000余人,为我区提升大豆单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创新中心将持续做好大豆全生育期技术跟踪服务,通过建立示范田、定点指导、数据监测等方式,推动关键技术落地见效。”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景顺表示,充分发挥平台化服务优势,整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及基层农技力量,构建“专家-技术员-农户”三级联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全区大豆产能提升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在自治区科技厅支持下,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区内外科研院所,聚焦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集聚优势科研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大豆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方面取得系列突破,产出一批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优良大豆品种,推动大豆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2022年开始,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培育的“蒙豆1137”连续三年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凭借优良的农艺性状和显著的产量优势,获得广泛认可和好评。2023年,该品种以231万亩的推广面积位列全国第三。2024年,该品种在阿荣旗兴安镇进行种植测产,在1526亩种植面积中,实际收获45.18亩,单产达296.89公斤。

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充分发挥农牧业创新平台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农牧业创新型人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措并举、多方联动,为保障好全年农粮食丰收提供科技支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