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5 9:12:42
今年,内蒙古积极融入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形成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以更大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高效产出。
4月12日,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零碳机场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调试设备,预计6月全面投入使用。这个项目是全国首个“零碳”机场项目。项目通过绿电供能,实现航站楼100%零碳供能。这些技术来自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张磊 它采用了风、光 、热 、电、储等联合技术,对整个航站楼进行零碳化改造。目前,已经建成了全国首家零碳化国际机场,整个热能的效率提升到了60%以上。
今年,研究院持续围绕地下清洁能源资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源大数据等9大研究方向,全力开展科研攻关,通过实施科学家与企业家“握手”行动,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张磊 未来在储能电池的产线落地,以及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以及天然氢气勘探这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解决急需关切的一些重大技术难题。
今年,自治区建立合作机制,深度融入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吸引怀柔实验室、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在京科研力量广泛参与科技“突围”工程,一批高端创新平台落地建设、高质量科研合作项目启动实施、高端人才团队走进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作成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创新中心和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开展颠覆性技术对接活动;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推动智慧城市、绿色低碳等方面务实的合作。
自治区科技厅外国专家局(科技合作处)局长(处长) 佟永兴 坚持开放合作创新理念,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创新协作,精准对接创新资源、创新成果,不断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