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2022-11-30
科技赋能畜牧业“芯”动力 呼伦贝尔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畜牧发展,良种先行。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芯片,也是现代畜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实施农牧产业增量增质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种业振兴工作,推进特色品种育种创新,全面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提升自主育种能力,持续选育提高呼伦贝尔羊、草原短尾羊和三河…
-
2022-11-30
自治区科技厅举办肉牛高效养殖实用技术培训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工作要求,持续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进一步提升科技特派员等农牧业科技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自治区科技厅聚焦自治区农牧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具体科技需求,于11月29日通过线上方式举办了“肉牛高效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全…
-
2022-11-29
“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将达到220家左右——高标准建设科创策…
科技部近日公布《“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将如何实现?01 强化经济引擎功能“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
-
2022-11-29
“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11月24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2022年香雪白猪等10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亚丁牦牛等3个畜禽遗传资源审定鉴定结果。我区自主培育的“杜蒙羊”新品种名列其中,这是我国培育的首个适应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专门化肉羊新品种。“杜蒙羊”新品种由内蒙古赛诺种业科技…
-
2022-11-28
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日前,通辽市开鲁县选派40名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以结对包联的形式深入90个嘎查村开展种植、养殖等技术服务,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通辽市持续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力度,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科技先行。近年来,通辽市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大…
-
2022-11-28
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论证首个内蒙古实验室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优化内蒙古实验室体系,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11月26日,自治区科技厅线上组织中国工程院金涌院士、孙丽丽院士等7位区内外高层次专家,对我区首个省级实验室——能源(科学)内蒙古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专题论…
-
2022-11-25
《“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解读
11月9日,科技部公布《“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如何充分理解《规划》和2025年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全面性?《规划》贯穿着哪些新理念、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对国…
-
2022-11-25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召开标准交流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日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乳业国创中心)标准化服务平台以“标准引领产业创新 国创助推乳业发展”为主题,线上组织召开了首期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标准交流研讨会,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乳业国创中心成员单位专家、高校、科研机…
-
2022-11-25
激活创新发展“内驱力” 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也是最活跃的创新创造力量。在探索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路径与模式过程中,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
2022-11-10
《“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公布
《“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公布到二○二五年国家高新区数量将达220家左右  科技日报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刘垠)科技部9日公布《“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
-
2022-11-09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优良的作风和学风是做好科技工作的“生命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根基,决定着科技事业的成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优良学风离不开精神引领。涵养优…
-
2022-11-04
全国第一批社会帮扶典型案例公布京蒙协作和伊利“七个联结”入选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第一批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我区两个案例入选,分别为京蒙携手推进“两个基地”建设、谱写京蒙协作新篇章和伊利集团“七个联结”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京蒙两地合作共建“农副产品生产加…


